Category Archives: General
Angry SpongeBird
A Chinese crossover just in time for Mid-Autumn Festival.
All Else Equal
Office Bookshelf
【明報專訊】…受訪者對投資回報的期望亦偏高,平均希望能獲取19%投資回報,更有26%人表示希望投資回報達20%以上,高於部分高風險投資工具的回報率。
其實恆指過去二十年按年平均回報有16.28%,年率化回報更有21.8%。所以大部份年輕人所期望的不過是父母輩曾享有過的高投資回報。
Introducing the iBowl
Traditionally inspired. Amazingly versatile.
Available now in Chinese restaurants.
鴨寮街瑩記—談錄影器材的普及化
難得今天逛了一轉已經好久沒去過的鴨寮街瑩記。從瑩記賣的器材可以看到普及攝影的發展。相比四年前,錄影的器材明顯多了。以前我要自己改裝燈箱以用上多過一個慳電膽,現在可以買得到(淨箱$600),slider、matte box、follow focus都有(slider:$2800唔連頭,matte box:$4000連french flags,均屬低價,但以價論質個人還是建議用外國貨。Follow focus配套不佳,不建議)。
這也是在預期之內—掌握好攝影之後,錄影是很自然的下一步。新型單反機普遍有錄影功能、電腦運算及儲存能力日益加增等也是原因。
數碼單反機的普及令好些攝影行業式微,相同的命運會否也在等待著錄像製作?我想大概不會。有別於攝影,錄影製作一般講求團隊合作。單人匹馬可以影得到靚相,但要拍一齣好錄像就很難了。長一點的現場錄影,單機拍攝出來會悶得很。拍戲則需要演員、編劇、製片、導演、收音員等等。這不單是找夠人頭的問題,而是團隊是需時磨合,且不是每個人的貢獻都會受到觀眾注意。
錢也是問題。專業的錄影器材比專業的攝影器材還要貴上好多倍,是以電影製作多是租用器材。相比單反機在日常生活中的多用途,又有多少人願意負擔用途甚少的錄影器材?
當然,這是以整體社會而言。我相信錄影器材的普及化能幫助演藝學生這樣的有心人以低成本拍出媲美商業製作的錄像作品。在外國,所謂的indie production—姑且譯之為「業餘製作」,以別於獨立發行之商業製作—水準可以很高,不少名導演就是這樣出身的。在香港,眼見本地電視劇集製作之每況愈下,不由得更祈求indie production早日興起。
New York Times: Evangelicals Without Blowhards
也許是華人社會相對保守的關係,香港的教會比美國幸運,多年來都算是獲得民眾普遍信任。但隨著貧富懸殊等社會問題日漸加劇,以及港人對內地事務日益關注,如何在「公義」與「順服掌權者」之間取平衡會是香港教會越來越無法避免的課題。
Entrepreneurial taxi driver in HK–5 phones, 4 hands-free & a notepad, all while driving.
蘋果日報 – 20110714 – 下月司法覆核 政府勝算低 做定應變 10萬外傭隨時做香港人
香港家庭傭工僱主協會主席羅軍典稱,曾與政府討論案件,他個人認為外傭贏面不高,「佢哋申請嚟香港時,都知唔可以申請永久居留,根本唔涉及歧視」。
「佢哋申請嚟香港時,都知唔可以申請永久居留,根本唔涉及歧視」
「佢哋申請份工時,都知大肚就無得繼續做,根本唔涉及歧視」
「佢哋上巴士時,都知係黑人就無得坐,根本唔涉及歧視」
所以話,個世界無乜係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