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彧暋﹕綾波麗的囧囧明月——兩代人的福音戰士 2008年4月19日

【明報專訊】近兩個星期上映的動畫電影《福音戰士新劇場版:序》(Evangelion: 1.0 – You Are(Not)Alone),悄悄地成為本地廿來三十歲「年輕人」的話題。去年導演庵野秀明再重拍這套約10年前已經是日本動畫的經典,難度可想而知。當年十多廿歲,今天已經是30前後的年輕人,再次走進電影院再次重溫,成為近來一個不大不小的、大概只有80萬票房的祭典。

動畫,是 1970與80年代出生的人的專利。跟日本漫畫作為自己身分象徵的成年人不同,動畫在90年代後期以「老翻」作為傳播途徑在本地流行,而當年有沒有看過《福音戰士》,就絕對是第二與第三代香港人的分水嶺。我就曾看過一位60年代出生的日語老師在雜誌上寫「看了這套被認為是代表90年代大眾文化代表的動畫,竟然完全不知道說什麼」。

對我這代人來說,會認為看漫畫實在太過理所當然甚至老餅,能否有深度地看動畫才是關鍵。跟本版編輯提起,他也說必須趕緊去看這套動畫以防止衰老。10年前還是中學與大學生的觀眾,今天回味《福音戰士》,討論新電影跟舊作的異同,恥笑有人以為新電影用回舊畫,成為這班身分模糊的世代所僅有的文化話題。

一套動畫,兩代人看

不同的是,這班身分本來已經夠模糊的廿來三十歲的香港人,這次要跟身分同樣模糊的1990年代出生的小伙子一起觀看。朋友傳來的故事,特別令人覺得有趣,譬如中學生觀眾,竟然只留意片中女角綾波麗的性感鏡頭,而忽略新電影版令人感動的新作戰橋段——其實我們這些不認老餅又自認年輕的人,當年何曾又不是只看這些。更有朋友說,有個中學女生問他小男友,這個叫「掩」野秀明的導演,拍的故事實在太過難明,令我們認為當今小伙子對動畫的理解能力竟然跟大人同樣低劣。如今香港中學生看了更加易明的電影版,也只能留意綾波麗是否露點,這類經驗,當然成為大家網上露出「囧囧」表情(代表無可奈何)的茶餘飯後笑點。

如此說來,庵野秀明是徹底成功的。當年看得一頭霧水的情節,尤其大人與年輕人那種互相恐懼的人際關係,30歲前後的觀眾今天看起來卻是如此地透徹。動畫中把成人與年輕人互相恐懼的關係描寫得更簡單與動人:年輕男主角質疑有什麼可能一個年輕人竟然可能拯救全世界,但當被撤換的時候,又顯得不情不願。四五十歲的大人對年輕人完全缺乏理解,而10多歲年輕人既不完全反叛又不知道自己其實想做什麼,兩者同樣抵打。

問題是,戰後嬰兒不大會對今天動畫感到興趣,年輕人則可能連動畫也不看,而二三十歲的中堅,也缺乏該有的文化深度。雖然庵野秀明揚言重拍的理由「這10年來還沒有能超越福音戰士的動畫作品」有點誇張,但日本的動畫評論人,大都同意《福音戰士》的成功,反令動畫製作人太過集中針對廿多三十歲觀眾的市場,而失去應該是看動畫的10多歲年輕人的一群。導演這次重拍,就是希望把動畫重新帶給新時代的年輕人。

宮崎駿有個非常重要的觀察:日本戰後的漫畫與動畫中的主角,大都是聰明的少年人,而大人往往是笨頭笨腦的。庵野秀明徹底推翻了這個大前提。如果大人無腦,少年則連自己想做什麼都不知。友人說,導演對年輕人的這種理解,正是被稱為團塊時代的日本戰後嬰兒,對新一代人的絕對恐懼。可是導演在 10年後的電影版中,就特別加上了「我也相信年輕人,請你也相信吧」的提示,而這可能是整個日本以至香港社會未來發展的關鍵吧。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