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太從日本回來了。
Wife’s back from her second trip to Japan in four months.
《鐵血孤兒》第一季終於播完了。
這套高達的政治戲份十分重,文戲比戰鬥場面還多,當中不少情節更和香港近年發生的事很相似:如「佔領三子」、「維穩」的電視台等。很欣賞劇本對政治的現實演譯:雖然主角們所屬組織鐵華團是典型的正義代表,但身處大時代當中,一路上受盡各大勢力之間的角力影響和利用。我個人認為寫得最好的地方,是一切原來都是由一名野心勃勃,吃盡各家茶飯的藍血建制青年在背後計劃的。這位才俊表面正派,但實則為理想完全「無底線」,至親好友至都可以背叛。最後,這位人兄成為了第一季末的大贏家。這級數的結局,比之前亦嘗試加入現代政治元素的《高達00》高上很多班。
回到今日香港,我會寄語鐵華團團長Orga在最後一戰對一眾團員的講話:「一定要活下去,這刻並非結局!」共勉之。
係傳統銀行不斷裁員之際,計量金融是少數有增長的領域。所以我成日同同學講:一定要識程式編寫,一定要識程式編寫,一定要識程式編寫。(重要嘅嘢要講三次,好似係。)
For students interested in working in the finance field, learning how to write cod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ever before.
“[A]s these firms have grown, so has the demand for a new breed of Wall
Street trader — one who can build financial models and write computer code
but who also has the guts to spot a market anomaly and bet big with the firm’s capital.”
New York Times: A New Breed of Trader on Wall Street: Coders With a Ph.D.
Excellent read on how macro-economists have become more reductionist than physicists in insisting on microfoundations.
我深信民主的珍貴從來不是給你選中一個好的,
而是給你下次機會換走一些做得未夠好的。
這是林日曦就新東補選說的。這話沒錯—只要大家記住,換來換去也不一定換得一個好的。希臘就是個好例子:金融海嘯後國家經濟崩潰,為求得援助,該國兩大傳統政黨接受了城下之盟,大舉緊縮導致民心盡失。一眾極左翼政團在當其時組成Syriza,以反緊縮作口號,以雷霆萬鈞之勢取得執政權。不幸的是,不管Syriza如何努力,甚至舉行過多輪國內公投以取得國民授權,礙於國際形勢還是爭取不到多少喘息空間。經此折騰,不少希臘民眾對政制完全絕望,犬儒主義油然而生。
以香港當下的政制,老實說,我不認為選入一個新議員可以帶來有意義的改變。即使保住直選組別的否決權,在剪布的陰翳下,再多一個「理性」的議員又能有何作為?倒是一些網民實際:「選個激進的去立法會,由政府資助街頭抗爭!」從抗衡政府的角度出發,這樣想法又的確有其道理。
所以投票給誰主要還是個表態。支持進一步抗爭的,心目中早已作出抉擇,不用多說。但不支持暴力的,我認為應投傳統泛民,為的是保全協商的可能。在立法會中建制已是大多數,多一個建制議員非但不會使議會變得理性,反而會給與激進抗爭者一個理由去把抗爭升級。至於黃成智這樣的「第三條路線」,充當笑料也嫌級數低,不提也罷!